Studio SKLIM日前在新加坡完成了一处联合工作室的设计,以尽量小范围的改动试图创造一个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小型工作空间。“工作,无处不在。并且,它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精神状态。”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建筑设计部部长Paola Antonelli曾在2001年的展览“工作领域”(Paola Antonelli)中说。
尽管最近几年间笔记本电脑、Ipad的风行使得“工作,无处不在”已经成为现实,而咖啡馆则为这些自由职业者提供了极好的工作平台,这一切都使得工作的灵活性日益增加。但是,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一个稳定并且长期运行的工作环境仍然是及其必要的。因此,联合工作室便成为办公空间设计不可避免的趋势。新加坡的事务所Studio SKLIM日前即设计完成了一处IT公司和多媒体公司的联合办公室。 联合办公室位于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空间极度狭长,给设计改造带来了极大的限制。Studio SKLIM试图在保持天花板和墙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善空间的品质,完善空间照明。最终完成的空间,由经理室、工作室、会议室、门厅、卫生储存室、休息区、多媒体角以及“扭曲空间”等部分组成,并精确反映出了企业精神:技术,灵活与创新。与狭窄的空间相协调,这些空间都相对开放以尽量减少交通空间的使用并试图创造出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灵活的工作环境允许了非正式工作氛围的可能,并使得这里拥有了私人空间的氛围。经理室的设置满足了对隐私权的要求,因为经理与员工的工作需要一定空间的隔离。技术设施是现代化办公的重要方面,因此设计中理清了互联网与电源线的连接,使得员工能够尽可能方便使用并保持较为整洁的外部环境。同时,灵活的工作环境允许职员数量的增减,部分工作可以被外包以减少人员,或者临时的人员扩增以适应公司发展也变得可能。综合考虑之后,设计师创造了“联合工作桌”,使得电源和互联网接口在工作桌任何位置都可使用,因此这里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节容量,容纳最多10名工作人员同时工作。“联合工作桌”从工作区域一直延伸到了厨房区域,将储存功能、工作功能、接待功能联合为一体。 “扭曲空间”是为次工作室专门设计的空间。基于视线、隐私和人体工程学的考虑,设计师抬高了“扭曲空间”的高度,使得内外视线互补交错,“扭曲空间”内的人可以感受到一个相对开放的视野,“扭曲空间”外的人则不会影响到内部人员的工作;将面向媒体角的一面墙扭曲,为媒体角增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入口;同时一座歪曲的墙带来了一个适于倚靠的角度,在视觉上分隔了两个公司的空间,“扭曲空间”顶部天花板的特殊处理也加强了这一印象。
联合办公室是现代社会工作趋势与空间制约结合的产物,狭窄局促的空间要承担不断变化增减的灵活功能,并且要同时承担两家公司不同的事务。Studio SKLIM简化了功能流线,将两家公司工作空间分隔,接待空间和休息室共用,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带来了间接现代化的办公空间,也为联合办公室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