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放电灯。家庭和一般公共建筑所用的主要人工光源是白炽灯和荧光灯,放电灯由于其管理费用较少,近年也有所增加。每一光源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和早先的火光和烛光相比,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白炽灯自从爱迪生时代起,白炽灯基本上保留同样的构造,即山两金属支架间的一根灯丝,在气体或真空中发而发光。在白炽灯光源中发生的变化是增加玻璃罩、漫射罩,以及反射板、透镜和滤光镜等去进一步控制光。白炽灯可用不同的装潢和外罩制成,一些采用晶亮光滑的玻璃,另一些采用喷砂或酸蚀消光,或用硅石粉沫涂在灯泡壁,使光更柔和。色彩涂层也运用于卤钨灯,体积小、寿命长。卤钨灯的光线中部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因此受到它长期照的物体都会褪色或变质。最近日本开发了一种可把红外线阻隔、将紫外线吸收的单端定向卤钨灯,这种灯有一个分光镜,在见光的前方,将红外线反射阻隔,使物品小受热伤害而变质。
白炽灯的优点:
1) 光源小、便宜。
2) 具有种类极多的灯罩形式,并配有轻便灯架、顶棚和墙上的安装用具和隐蔽装置。
3) 通用性大,彩色品种多。
4) 具有定向、散射、漫射等多种形式。
5) 能用于加强物体立体感。
6) 白炽灯的色光最接近于太阳光色。
白炽灯的缺点:
1) 其暖色和带黄色光,有时小一定受欢迎。日本最按时完成制成能吸波长为570-590nm黄色光的玻璃壳白炽灯,使光色比一般的白炽灯白得多。
2) 对所需电的总量说来,发出的较低的光通量,产生的热为80%,光仪为20%。
3) 寿命相对地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