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的生理效应
一定的色彩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感知,使人在生理上产生一定的反应,从而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当人的眼睛受到不同的色彩刺激后,人的肌肉机能和血脉发生了扩张或收缩的相应变化,因而造成不同的情绪反应和体验。不同性质的色彩,对人的感觉神经作用是不同的。暖色调能扩大人的瞳孔,加速血液的流动,使人具有活力,产生激情;而冷色调使人感到宁静,能减轻眼睛的疲劳。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其居室安排幽静、明快、清新的冷色调,可使人精神放松。
科学证明,色彩对人的生理机制有多种影响:人在蓝、绿色环境中,可消除疲劳和精神紧张,皮肤的温度可降低2℃左右,心跳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变缓,心脏负担减轻;相反,在刺激性较强的红、橙色环境中,人的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由于色彩这种神奇的功能,还有助于疾病的辅助治疗,即“色彩疗法”科学。有关专家实验后将色彩治疗疾病作了如下对应关系:紫色一神经错乱;靛青一视力混乱;蓝一甲状腺和喉部疾病;绿一心脏病和高血压;黄色一胃、胰腺和肝脏病;橙一肾病;红一血脉失调和贫血。
2.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通过人的视觉会使人产生心理感受,从而引起情感的变化。单就色彩而言,人在心理上有着两种性质的感受:一种是情绪式的,另一种是共同式的。它是人们长期观察体验后共同传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