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园位于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的积善里入口处,原是清朝著名富商蒋百万祖宅所在地,随着老城南保护性建设的推进,小东园得天独厚的位置以及其典雅的建筑院落,形成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接待场所。既要在这个仅350平方米的传统中式建筑里展示整个门东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建设成果,又要满足招商洽谈的功能需要,是相对局促的。传统中式建筑的梁柱有着令人叹服的人文美感,而与此同时也给装修设计带来麻烦。
首先,设计师希望在保留下老建筑的历史感的同时,解决消防、暖通、光电等使用功能。其次,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相对全面的展示,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质。最终,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元素巧妙融入,与传统的陶器、造景、水墨艺术相融合,同时现代材质的应用在传统行驶中增加了现代时尚感,表达出设计者所推崇的“仪式美学”观。 主入口的感应开合门与黑色镜纲材质门廊相搭配,具有科技感的现代装饰与建筑外墙的青砖灰瓦形成对比,既有时空交错的氛围,有在整体的“人文”意境之内。由于门厅较窄,设计师将通往后院的门改造成玻璃,通过借景的手法加大视觉尺度。进入门厅,左侧是接待吧台,背景以现代水墨画点睛,右侧是一个和入口相呼应的镜钢材质门廊,穿过对景位置的陈年老木门与吧台背景的抽象水墨画似乎完成了一场由古而新的对话。
天井处的展示区是由玻璃、水晶、陶制品组合而成的规划模型台,跃然水面之上,水底的射灯与模型自身的光电系统相呼应,恍然之间仿佛这是一幅浮于空中的立体画作,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天井四周的门扇被通透的玻璃所代替,水上模型仿佛被照在一个玻璃容器中,更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看似传统的老木结构中却蕴藏着让人无法忽视的时尚、科技感,新与旧的冲撞更增加了建筑本身的独特魅力。在气质优雅而内敛的VIP接待室中装置着信息时代中的科技产物,桌面上的嵌入式电子触摸设备既满足了多功能的使用需求,又为这栋“老建筑”增添了鲜明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