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科学(artscience)的创新发生地,Laboratoire试图通过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将创新、探索、科学、设计、艺术以及教育融合起来,生产从理论到现实的创意产品。在巴黎的中心,或许你已经从LaboShop的白天与黑夜的分裂中窥视到这个实验室的大胆,但若不进入其背后的智库LaboBrain中,你便不会发现其创新的源动力。让人好奇的是,什么样的设计才够得上游走在艺术与科学的边界上功能空间呢?依然如LaboShop般小巧,LaboBrain总共65平方米的面积充分反应了Laboratoire的大智慧LaboBrain是为Laboratoire创始人DavidEdwards个人定制的工作室。在设计之初,Edwards向设计师Mathieu Lehanneur提出的要求是:空间整体简洁而精确,它能够进行实验、满足会议和 与其他团队成员交流的要求。这里不需要桌子,因为他可以只是轻松地坐下来,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双膝上进行工作。另外,办公室还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留给书本和档案,最好有一面墙可以让他写写画画。而Lehanneur最初交出的答卷是一系列的心理图像:笼子中的猴子、非洲部落集会时人们围坐在地上的场景、美国建筑、航天飞船……而当这一切全都集合在纸上时,它们转化成了最为真实的空间构件。最后,将这里变成一个思想的“体育馆”,提供智力运动员们“善其事”所需的各种装备。
空间是一色的白,稀疏而又纯净。墙壁刷上了白色的油漆,地面用环氧树脂进行了抛光处理。通体的白色处理让空间得以刺激思想并激发创造力。作为Laboratoire的“大脑”,LaboBrain的空间设计也遵循脑部的分区——右脑负责合理地组织和存储,左脑则负责激发直觉、想象以及创意。于是,我们看到David Edward助理办公室中犹如手术台般的桌子和聚乙烯制成的椅子,它们几乎可以说是经典的。这样做当然也有一个制约:让没有一个单独的器件可以引人注目。在桌椅后方,一墙的硬纸板抽屉式盒子则一律是毫无瑕疵的白色,这是为了向手动模式的I Mac致敬,它可以长年存储纸质档案。uckminster Fuller也经常出没在这个独一无二的空间中,做“思想性的移动”。这个靠自学成材的酷酷的老理论建筑师试图在每个解决方案的每个具体细节中将科学、艺术和设计进行融合。为了向他的足球烯致敬,一个半圆而泄气的皮制足球安详地休憩在了两个工作区间中部,构成了就座区的中心。按照头脑风暴的模型进行设计的工作室让使用者不必静坐岗位,于是,就座区取代了桌子,不仅便于人们集中,更让Edwards和参与长时间讨论的人们能够尽情伸展双腿,在最轻松的氛围中集中精神进行思考。